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根源.心 — 阮文盟紀念展」【新聞稿】

時間:2024-07-10 (週三)2024-07-10 (週三)

主視覺

根源.心 — 阮文盟紀念展



展期:113年7月13日至9月29日



開幕分享會:7月20日(六)14:00



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大廳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自7月13日起至9月29日推出重量級金工雕塑大展「
根源.心 — 阮文盟紀念展」,並訂於7月20日(週六)午後舉行開幕分享會,邀請鄉親、藝術喜好者前來欣賞。







阮文盟先生,是臺灣創作雕塑、金工、珠寶領域結合的傳奇人物,1952年生於臺北士林,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後,隨即參加當時的國家手工藝隊前往非洲史瓦濟蘭教授木雕,在非洲時期因爲接觸到寶石琢磨的機會,促使他後來前往德國學習金工與寶石的專業知識,
接受金工技職教育紮實的訓練及通過德國寶石學院寶石鑑定課程的認證,並受推舉擔任德國中法蘭克區金銀細工及珠寶公會理事長,是德國珠寶業界百年來第一位非德裔的領導者,受到德國業界高度推崇。







自1996年回臺發展近30年期間,
其創作主題以探尋自我文化根源作為主軸,從《山水映象》、《亞熱帶》系列,《南島文化》所啟發的新造形,到後期所發展的《植人語》,大致上可分為三個面向來表現其對於溯源的心靈思考。《山水映象》是原生地的根源,體現對故鄉的情懷,將山水化為造型的組合,透過西方的理性思維將具有東方人文哲理的山水疊層關係具象化,並以鋁合金陽極處理發色的概念表現亞熱帶豐富的物種色感;《亞熱帶》及《南島文化》是其個人從文化根源所轉化而衍生的思維呈現,以文化觀點的角度切入,將南島文化的自然與人文的啟發轉化為個人思考的詮釋,透過簡化的抽象形體濃縮其心靈意象的能量,強化了造形主體的意義,運用現代美感的邏輯尋求探索性的造形,並融入個人的思考與經歷,展現具有個人特質的作品風格;《植人語》則是從心靈感受的根源,探討人與自然和物種的和諧,抒發內在心境的體悟,將溯源回歸到內在的省思,不受限於地域的範疇,經由多元媒材的組合探討靜態與動態生命所構成的和諧關係,透過藝術的表現傳達對環境關懷的心靈感受。







阮文盟的創作擅於結合金屬與石材等多元媒材,他將金工領域裡不同材料的組合與架構的概念運用在雕塑創作上,飽滿渾厚的形體結合了不同材質的拼合,並運用金工細膩的表面處理和鑲嵌的概念來強化創作精神的力量,將珠寶的概念放大轉化運用於雕塑的表現,使其雕塑作品具有珠寶般的視覺感受,跨域的結合創造了自我所定義的金工雕塑概念。







而阮文盟先生與花蓮的緣分則始於尋找材料開始,他曾說:「花蓮就像自己在臺灣的第二個故鄉,臺北是出生的故鄉,花蓮則是我創作的故鄉。回臺灣以後,我每個月都要來花蓮找材料,尋找靈感。」在充滿美石寶玉的花蓮也因而結識不少創作的好朋友,例如石雕藝術家林慶宗老師就長期是他的創作夥伴。阮文盟非常喜歡花蓮的大理石,曾有好幾件作品都是以花蓮為名的創作。






文化局吳勁毅局長表示:「112年初花蓮縣文化局正式邀請阮文盟老師至石雕博物館舉辦個展,當時也正籌備花蓮寶玉石材料推廣計畫,阮老師無償提供許多寶貴經驗及建議,催生出今年度『金玉良研-2024花蓮寶玉石首飾創作設計及切磨人才培訓補助計畫』一案,老師對花蓮的關懷及熱愛使人動容,遺憾的是老師因病於去年11月驟逝,未能陪伴大家繼續未來的計畫,但老師所留下的珍貴作品,卻為這個業界的創作者樹立起一個標竿,一生追求卓越,創作不容妥協,風格獨特創新,這就是阮文盟老師。」